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总第42期)
日期: 2022-07-22
每周资讯
2022年第28期
一、宏观形势
1、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特别对话会
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视频特别对话会,发表致辞并同企业家代表互动交流。李克强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李克强在介绍中国经济形势时说,今年二季度,受新一轮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加大,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但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稳住经济大盘仍需付出艰苦努力。李克强强调,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我们将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自由贸易、公平贸易,推动多边和区域贸易合作两个“轮子”一起转。
简评:外部形势深刻复杂演变,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如果实现全年5.5%的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经济增长需要达到8.0%以上增速,增长压力巨大。实事求是,本次会议弱化经济增长目标,调整为“争取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在此背景下,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等超常规政策预期落空。鉴于目前政策仍在发力阶段,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下,基建投资由资金端到项目端存在3-6个月的滞后,在6月专项债发行高位的基础上,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在Q3达到全年高点,预计下半年增量政策以财政政策和房地产政策为主,货币再度大幅宽松空间不大,配合型为主。
2、央行行长易纲线上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2022年7月15-16日,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巴厘岛主持召开今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易纲行长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经济金融形势,表示中国通胀较低,预期保持稳定,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人民银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牵头做好制定转型金融政策框架等工作,与各方共同推进落实《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发挥好金融在支持碳达峰碳中和上的重要作用。
二、金融热点
1、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通知》提出,商业银行应当提高互联网贷款风险管控能力,独立有效开展身份验证、授信审批和合同签订,严格履行贷款调查、风险评估、授信管理、贷款资金监测等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金融管理部门对征信、支付和反洗钱等方面的要求,防范贷款管理“空心化”。
《通知》表示,加强贷款资金管理。贷款资金发放、本息回收代扣、止付等关键环节由银行自主决策,指令由银行发起。采用自主支付的,资金应直接发放至借款人银行账户;采用受托支付的,商业银行应当履行受托支付责任,将贷款资金最终支付给符合借款人合同约定用途的交易对象。商业银行应当自主完整保留贷款资金发放、本息回收等账户流水信息,主动加强贷款资金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贷款用途进行监测,确保贷款资金安全,防范合作机构截留、汇集、挪用。
2、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近期热点问题
7月17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近期重点工作进展接受了《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主要涉及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依法依规处置河南安慰5家村镇银行风险、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等6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引导银行贷款、债券投资等社会融资合理增长,释放更多金融资源。持续加强普惠金融服务。更好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二是关于依法依规处置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风险。处置方案确定对这些客户的本金分批垫付。三是关于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银行要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四是关于辽宁金融风险处置进展情况。加快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存量风险有序释放,增量风险受到有效遏制,辽阳农商行风险处置已率先取得新的突破。五是关于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多措并举增强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加快推动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六是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持续深化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推动金融机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全面提升依法监管水平。
三、产业观察
1、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4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25.8%。多家光伏、风电企业半年报业绩预喜则从侧面印证了新能源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简评:政策助力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提速,下半年“抢装”趋势明朗。2022年5月底,风电领域多项利好政策密集发布,主线就是加快风电项目建设,尤其是风光大基地项目。同时,风电项目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将促进分布式风电产业发展。新能源建设成为稳经济促增长的重要抓手。市场预测,预计全年风电行业开工量有望达到70GW。
2、北京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商业试点
7月20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宣布正式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百度和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许企业,将在经开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投入30辆主驾无人车辆,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此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车队将为“主驾无人”车队,即安全员被设置在副驾驶而非主驾。
针对本次商业化试点,《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申请主体提出的核心指标高度量化、可执行,对运营里程、接单次数、用户好评率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在获得许可前,自动驾驶企业在“主驾有安全员”商业化试点阶段接单量不少于2万次,“主驾驶无安全员,副驾有安全员”的示范应用阶段接单量不少于1000次。
四、境外观点
1、瑞银集团:衰退不是重点,流动性才是
7月15日,瑞银首席投资策略师 Bhanu Baweja 表示,对投资者而言,流动性收紧比经济衰退更值得担忧,高通胀或央行的紧缩政策并不会自动引发深度衰退。历史经验表明,上个世纪,轻度衰退前的平均通胀率为6.6%,深度衰退前的平均通胀率为2.6%。美联储的平均政策利率在轻度衰退前为8.1%,在深度衰退前为4.6%,这显示高通胀或紧缩政策并不会自动引发深度衰退。市场真正的驱动力是流动性。瑞银的模型显示,自股市在2020年3月触底以来,流动性对回报率涨跌的影响是经济增长的2-2.5
,也证明了流动性才是助推衰退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