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总第41期)

日期: 2022-07-15

每周资讯

2022年第27

一、宏观形势

1、央行公布6月金融数据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预期2.41万亿元,前值1.89万亿元。新增社融5.17万亿元,预期4.69万亿元,前值2.79万亿元。M2同比11.4%,前值11.1%M1同比5.8%,前值4.6%

简评:6月信贷需求继续修复,新增贷款超预期和前值。其中,新增居民贷款降幅收窄,显示居民消费显著修复,得益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促消费政策及维稳房地产政策,不过仍弱于季节性,显示总体仍较为偏弱;企业贷款显著企稳回升,企业中长贷+短贷均显著回升,企业生产扩张,不过短期流动性压力仍较大。社融超预期大增,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是主因。M1M2增速回升,M2-M1剪刀差收窄,反应非金融企业经营活跃度持续提升。展望未来,房地产行业调控边际宽松,地产销售有所回暖,但是房企流动性压力仍紧,房地产宽信用仍需进一步观察;专项债6月基本发行完毕,后续政府债券托底社融有所减弱。经济虽逐步修复,不过修复仍不均衡不牢固,对社融支持仍相对较弱。未来宽信用预期有待进一步验证。

2、海关总署发布6月进出口数据

713日,海关总署发布6月进出口数据。按美元计,6月出口同比17.9%,预期11.9%,前值为16.9%;进口同比1.0%,预期3.0%,前值4.1%;顺差979.4亿美元,预期764.7亿美元,前值787.6亿美元。

简评:6月出口继续大超预期,主因三个方面:一是疫情带来的短期效应。随着疫情缓解,上海全面迎来复商复市、复产复工,产业链和供应链修复、企业生产经营回归常态化,疫情期间挤压的出口订单开始集中完成并进行出口。二是海外终端需求保持较高韧性,市场过早预期衰退。三是全球经济目前依旧维持韧性,海外生产的修复对中国中间品和资本品的出口形成明显支撑。6月进口不及预期,能源进口减少是主要拖累,剔除能源后进口降幅收窄,指向内需有所修复,这与居民短期贷款恢复相互印证。展望下半年,受高基数效应影响,出口整体趋降,但上述支撑因素仍在,出口保持较高韧性。根据市场预测,出口增速全年中枢可能10%以上。进口方面,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基建项目加速开工会拉动黑色相关商品的进口、内需的复苏也会带动消费品进口的增加,进口增速会持续修复。

3、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

7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137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28636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68亿元,增长1.8%。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2464亿元,同比增长0.4%;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预期增5.9%,前值6.2%;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9802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111417亿元,增长13.2%;进口86605亿元,增长4.8%。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同比名义增长4.7%;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0.7%;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89251亿元,下降0.1%。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7%

简评:受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地缘政治危机、疫情反复等多种外部因素叠加影响,上半年经济预期内回调。受疫情影响,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乏力体现更为明显。3月以来社零数据持续负增长,6月方由负转正,是影响需求端的主要因素,投资和出口数据影响则相对较小。随着二季度五月份以来刺激政策不断出台和落实,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但仍存在需求收缩与供给冲击等结构性矛盾,经济持续恢复基础尚不稳固。


二、金融热点

1、银保监会: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将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执行到位,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通知》强调,银行机构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帮扶前期信用良好、因疫情暂时遇困的企业,避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简评:制造业企业贷款需求量大、用款周期长。结合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特点,金融机构能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多中长期贷款,对于稳企业、稳信心具有关键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10年前增加了近7倍。

2、首批8只碳中和ETF合计认购资金超过160亿元

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首批8只碳中和ETF合计认购资金超过160亿元。易方达基金旗下碳中和ETF认购资金超过40亿元,南方基金、富国基金等公司旗下的碳中和ETF认购资金约在30亿元左右,其余5ETF产品发行规模也均在5亿以上。

7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将满一周年。截至711日,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减排效果初显,累计成交额超84.90亿元。未来随着机制的完善和覆盖范围的扩大,我国碳市场发展潜力值得期待。站在一周年的新时点上,“稳”字之后,“活”字将成为下一步最重要的课题。


三、产业观察

1、中汽协:6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好于历史同期

近日,中汽协表示,6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好于历史同期,分别完成249.9万辆和250.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9.7%34.4%,同比分别增长28.2%23.8%;其中乘用车产销223.9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6%41.2%。新能源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分别完成59万辆和59.6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上半年汽车企业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

中汽协综合对全年汽车市场判断,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预计2300万辆,同比增长7%左右;商用车销量预计400万辆,同比下降16%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


四、境外观点

12022瑞银年中展望:在动荡中前行

近期,瑞银发布下半年展望报告。报告针对中国经济提出以下观点:1、中国经济将逐渐复苏,因为预计政府将提供更多的支持;2、中国温和的通货膨胀给予中国更多的政策宽松空间;3、中国未曾停止创新,继续争取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观察新经济公司在下半年的表现将是至关重要的;4、新经济板块仍有望以中双位数的速度增长,优于整体市场;5、中国政府希望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杠杆,预计下半年中国的房屋销售降幅将收窄,今年的销售金额也预计将同比下降20%左右;6、未来几个月,市场将继续关注重启和再通胀主题。与碳中和有关的主题,如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是长期关注重点。




来源:
作者: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7 1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