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总第40期)
日期: 2022-07-08
每周资讯
2022年第26期
一、宏观形势
1、中国6月财新服务业PMI结束三连缩状态
中国6月财新服务业PMI为54.5,较5月大幅回升13.1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收缩状态,重回荣枯线以上,并升至2021年8月来最高。这意味着服务业开始触底反弹。
简评:财新中国PMI走势与国家统计局一致,统计局公布的6月制造业PMI录得50.2,上升0.6个百分点。与官方PMI数据相比,财新服务业PMI数据源主要涵盖私营性质的服务业企业,此次PMI指数的大幅反弹表明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以及国家层面刺激政策的出台与落实,服务业领域私营企业经营状况好转趋势明显。 不过,虽然服务业经营活动在6月强劲反弹,但经营预期指数仅与5月持平,仍有部分企业担心未来疫情会继续影响经营和客户需求。后疫情时期修复仍是目前经济运行的主线,但基础尚不牢固,就业市场疲弱导致居民收入和预期恶化,是市场需求修复强度有限的直接原因。
二、金融热点
1、央行金融稳定局:力争“十四五”期末,全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压降至200家以内
近日,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中国金融》杂志上撰文称,下一阶段要多方入手继续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要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严厉打击“无照驾驶”;研究制定批发市场行为监管指引,完善本币批发市场自律机制顶层设计,推动各类券种承销、交易的线上化;研究强化对高息揽储等行为的早期纠正;对于各类非法金融活动,下手要稳、要快、要坚决;要持续压降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力争“十四五”期末,全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压降至200家以内。
三、产业观察
1、公安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量创历史新高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汽车3.1亿辆。新能源汽车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57万辆,其中汽车1110万辆。新能源汽车220.9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0.26%。
简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2021年,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相关补贴退坡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也同比增长了1.6倍,双双超过350万辆。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2022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将进一步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将与燃油汽车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线。
2、吉利收购魅族79%股权
7月4日,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收购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79.09%的控股权,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而在本次交易完成之后,魅族科技将继续独立运营。
简评:吉利从全资收购沃尔沃乘用车100%的股权,到收购路特斯51%的股权,再到收购Smart汽车50%的股权,从不过度干涉原品牌的运营,而是各取所需、共同进步。此次收购,吉利比较认可魅族在智能手机多年来积累的技术能力,希望通过魅族系统优化上的技术能力弥补自己在车机系统上的短板。从小米宣布造车、华为与车企合作造车、苹果发布全新一代Carplay车载系统以及本次吉利收购魅族手机可以看出,让手机与车机有效融合是当前诸多造车新势力的核心目标,也是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
四、境外观点
1、瑞银调查显示:人民币继续稳步获得储备货币地位
7月4日,瑞银资产管理发布了2022年储备管理研讨会调查结果,全球30余位央行储备经理在今年4至6月参与了此次调查。此次调查显示,相比前几年,美元配置(和预期配置)有所增加,而对欧元的兴趣似乎在减弱。加元和澳元等原材料生产国货币也出现净增长。人民币继续稳步获得储备货币地位,85%受访者考虑或已经投资人民币。从2021/2022年及预期的净配置变化来看,人民币几乎达到美元的强势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人民币的平均长期目标配置份额为5.8%,高于目前的储备份额。
2、高盛:中国股票可能会出现“大把的机会”
7月2日,高盛策略分析师表示,尽管市场对潜在的美国衰退有所忧虑,但高盛称中国股票将继续由本土经济活动驱动,至少在短期里将与新兴市场的走势脱钩。数据显示,6月创业板ETF、MSCI中国A股ETF等指数表现均录得自2020年7月以来的最佳表现。分析师认为,除了经济数据反弹带来的基本面利好外,相较于“追着通胀跑”的欧美国家央行,中国更加适宜的货币政策也令国际投资者如沐春风。此外,不仅是高盛,摩根大通、瑞银、花旗等均对中国市场表达了信心,强调在目前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下,中国股票是市场中最无需回避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