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总第36期)
日期: 2022-06-10
2022年第22期
一、宏观形势
1、世界银行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
6月7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由于俄乌冲突加剧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021年的5.7%大幅放缓至今年的2.9%,2023年至2024年增长率也将徘徊在3%左右,且伴随滞胀风险。报告预计,未来数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保持在2010-2020年平均水平以下。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一个长期增长疲弱、通胀高企的时期。报告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与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进行了对比,警告滞胀风险增加将给中低收入经济体带来潜在的危害性后果。世行行长马尔帕斯认为,全球经济再次处于危险之中,对许多国家来说,经济衰退将“难以避免”。他呼吁鼓励生产和避免贸易限制,以保障粮食和能源供应。
2、5月CPI同比涨2.1%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环比下降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4%,环比上涨0.1%。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5月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CPI环比转降,同比涨幅保持稳定。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继续回落。
简评:从统计数据看,5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7.6%、30.1%和26.9%。从趋势来看,目前猪周期正处酝酿之中,后续需关注其对CPI数据的影响;考虑到全球地缘政治及供应链影响,PPI上涨幅度收缩趋势或难以延续。
3、我国5月出口数据反弹远超预期值
2022年5月,我国出口(美元计价)同比增长16.9%,预期7.3%,前值3.9%;进口同比增长4.1%,预期0.6%,前值0%;贸易顺差787.6亿美元,扩大82.3%。
简评:从出口方面看,5月出口回暖主因以下几方面:一是国内政策带动下,保障了生产与物流链,对维稳外贸有一定作用;二是人民币贬值助推了国内出口,且主要是提振了出口数量;三是海外需求小幅回暖,带动我国出口走强。从进口方面看,在地缘政治与疫情影响下,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导致国内进口增速反弹。往后看,国内出口增速或在去年高基数影响下有所降低。
二、金融热点
1、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主要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做好接续融资安排、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创新信贷服务模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等多个方面,对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等的金融服务提出了工作要求。要努力实现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信贷余额持续稳步增长,鼓励银行机构在受疫情影响的特定时间内适当提高相关行业不良贷款容忍度。
简评: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加大,部分行业内企业经营困难,银保监会发布该通知,作为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配套货币金融政策,有助于在信贷层面缓解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和危机。
三、产业观察
新能源领域
1、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明确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
6月7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指出,要建立完善适应储能参与的市场机制,鼓励新型储能自主选择参与电力市场,坚持以市场化方式形成价格,持续完善调度运行机制,发挥储能技术优势,提升储能总体利用水平,保障储能合理收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简评: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优化了原有盈利模式。此前,在现货市场上,新能源配建储能收益模式仅限于租赁费,而独立储能可从现货市场节点电价差、租赁费及容量电价三方面获取收益。符合条件的配建新型储能项目可选择转为独立储能项目,将提升原有配建储能项目的经济性。
TMT
1、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国家
6月6日,我国5G商用迎来三周年。目前我国建成5G基站超过160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5G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1亿户。据悉,下一步工信部等多部门将适度超前加快5G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抓住5G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聚焦新型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等三大领域,加快5G赋能千行百业。
其他
1、5月中国快递物流指数环比上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5月中国快递物流指数为99.3%,环比升6.4个百分点。5月全国保通保畅持续取得成效,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疏通,在诸多积极因素带动下,快递物流指数各业务量指数均有所回升,但整体指数仍位于100%以下,从商务快递反映当前经济运行态势有所回补,但经济基础和市场需求还需进一步巩固提升。
四、境外观点
1、瑞银证券:中国多地解除封控,除利好股市外预计将支撑石油价格
6月9日,瑞银证券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发布报告称,随着中国主要城市解除出行等限制,经济活动恢复料将利好与中国相关的资产类别。除了中国股市,瑞银证券认为石油、铜和大宗商品相关货币也将受益。具体地,自北京市在5月29日宣布疫情受控及放松部分限制,以及上海自6月1日起取消全域静态管理以来,MSCI中国指数已上涨近6%;沪深300指数期间上涨了4%左右。此外,中国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活动已经在快速恢复,预计油价短期内将受到中国经济重新开放和北半球进入夏季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