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第35期)
日期: 2022-06-03
每周资讯
2022年第21期
一、宏观形势
1、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5月31日,国务院公布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六个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财政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政策,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加大稳岗支持力度。货币金融政策方面,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政策方面,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方面,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等政策,在确保安全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提高煤炭储备能力和水平,加强原油等能源资源储备能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方面,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网等成本,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加大对民航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优化企业复工达产政策,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统筹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保基本民生政策方面,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
简评: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风险挑战增多,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政策出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上升到新的高度。此次发布的一揽子政策将对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更大提振效应。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PMI指数数据
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同步回升,分别为49.6%、47.8%和48.4%,虽低于临界点,但明显高出4月2.2、5.9和5.7个百分点。数据表明近期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较4月份有所改善。
简评:疫情影响下, 国内PMI供需两端已连续3个月低于荣枯线。从PMI分项来看,5月制造业PMI低位反弹,其中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反弹幅度较大,5月以来上海疫情以及其他各地疫情也陆续得到控制,物流阻滞情况有所改善,制造业经营活动逐步企稳。5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也有所反弹,疫情控制后,服务业降幅有所收窄。
3、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至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582.3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1月份至3月份回落5.0个百分点。4月份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8.5%。统计局表示,总体看,工业企业受国内疫情短期冲击及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等因素影响,4月份利润短期承压明显,但随着全国疫情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的各项政策效应不断释放,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将逐步恢复。
简评: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下降,考虑主要受疫情蔓延、企业成本上升和去年高基数影响。此外,疫情加剧了上中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的分化,上游资源如黑色金属、煤炭行业等利润增速为正,而中游原材料和下游工业品等受成本、需求等因素压制,利润率下滑明显,需求转弱下企业被动累库存,一些设备制造业受影响严重。后续随着疫情逐步控制,企业复工复产推进和纾困政策效果显现,企业盈利状况将有所好转。
二、金融热点
1、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北京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近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推进北京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如下六项主要任务:一是健全财富管理机构体系,打造完善的财富管理发展生态;二是创新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打造活跃的财富管理市场;三是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多层次市场体系;四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金融双向开放体系;五是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六是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财富管理新高地。意见旨在加强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促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和居民日益增长的资产配置需求,提升在京金融机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以实现到2023年,培育一批优质财富管理机构和人才,财富管理产品类型不断丰富,财富管理服务能力持续优化,财富管理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基本建成财富管理法治体系健全、市场规范有序、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的发展目标。
简评:《意见》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将我国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未来三到五年预计将成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政策红利期和规范发展期。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5万元,居全国前列,居民资产配置需求旺盛,财富管理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北京具有大批国际化程度高的金融人才,预计该《意见》利好在京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金融机构。
2、财政部印发《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
6月1日,财政部印发《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针对资管产品的特殊性作出规范,其中包括:明确资管产品具有有限寿命本身不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成立,豁免现金流量表编制要求,允许货币市场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等继续按照相关监管规定采用影子定价和偏离度控制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等。
简评:该规定制定背景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配合落实资管新规,细化对资产管理产品会计处理的指导,助力资管行业健康发展。二是解决资管产品因自身经营特点和监管要求等面临的特定会计问题,推动资管产品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三是统一各类资管产品的会计实务,提高资管产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更好地服务投资者的决策需求。
三、产业观察
1、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近日,新能源重磅政策出炉,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锚定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方案提出7方面21项具体政策举措,包括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探索将新能源项目纳入基础设施REITs试点支持范围等。
2、两部门公告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中高端车型或将受益
5月3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公告宣布,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此外,财政部再次重申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底终止。
简评:中国车辆购置税统一按车辆计税价格10%征收,购置税减半即按照5%征收。过往购置税优惠主要针对1.6升及以下车型;本次优惠范围拓宽到2.0升以下,大排量车型涵盖在内。1.8至2.0升市场以中高端车型为主,其中豪华品牌、合资品牌占比较高。
就新能源汽车而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在10%以下的时候需要补贴支持,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30%,已经超出早期补贴的概念范畴,补贴政策已经达到了目的,补贴政策终止前,市场可能会抢购情况。
3、工信部:进一步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 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6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自2022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还就动态管理、培育扶持等内容进一步规范,并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培育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四、境外观点
1、东方汇理:看好中国股票 跑赢只是时间问题
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严重抛售后,欧洲最大资管公司东方汇理Amundi首席投资官Vincent Mortier 表示,现在开始更加看好中国股市,需要关注的关键性进展包括国产mRNA疫苗推出的可能性等。他提到,现在减持中国股票是有风险的,最好是增持,因为从中期来看,中国股市是有价值的。此外,在信贷领域,Mortier表示,看到了中国高收益债券的机会,因为一些公司的债券交易价格只有面值的30%,但他们相信它们不会破产,存在一定的交易机会。在房地产行业的不良债务方面,他说对一些公司的担心可能被过度夸大了。据悉,Amundi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着超过2万亿美元的资金,它青睐于涉及国内业务的中国股票,包括非必需消费品、工业和医疗保健等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