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总第34期)

日期: 2022-05-31

每周资讯

2022年第21

一、宏观形势

1、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

5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一些经济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保护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简评:本次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研判,“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 ,强调稳住经济大盘的两个目标,“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和“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具体体现为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失业率下降。对此,要求抓紧落实中央经济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政策,核心是抓落实,要求稳增长成效要在二季度有所体现。往后看,在疫情冲击、预期转弱背景下,未来仍需增量政策支持:未来疫情防控有待优化,保障供应链产业链顺畅;货币政策、房地产监管进一步边际宽松,重点是化解房地产风险项目,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运行,托底投资增速;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扩大基建投资。

2、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

5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一是重点盘活存量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包括交通、水利、清洁能源、保障性租赁住房、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园区、仓储物流等。二是统筹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资产,包括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等。三是有序盘活长期闲置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项目资产,包括老旧厂房、文化体育场馆和闲置土地等,以及国有企业开办的酒店、餐饮、疗养院等非主业资产。

简评:世纪疫情仍在延续,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严峻性上升,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扩大有效投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方向之一,其中基建投资成为主要抓手,但是在地方债务风险以及隐性债务的红线下,新一轮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成为难题。《意见》明确提出盘活存量资产,有助于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拓宽社会投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保障经济运行控制在合理区间,同时降低政府债务风险,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等,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基础设施信托业务一直是信托公司的重点业务之一,在未来盘活存量资产方面,信托公司存在广阔的市场机遇,可发挥信托制度服务功能,担任资产证券户发行载体、发挥信托制度资产管理功能,投资基础设施REITs产品等等。

3、国常会: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计划

5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包括财政及相关政策、金融政策、稳产业链供应链、促销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及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


二、金融热点

1、央行、银保监会再召集主要银行开会,要求高效对接有效信贷需求

523日,央行、银保监会召集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在内的24家主要金融机构开会分析信贷形势,研究部署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会议指出,受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近期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金融系统要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要用好用足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增量、稳存量两方面发力,以适度的信贷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围绕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落实政策要求,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要加快已授信贷款的放款进度。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平衡好信贷适度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简评:4月以来,信贷、社融增速明显放缓。当月新增贷款6454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甚至低于武汉疫情高峰时20202月的9057亿元,缩量为20168月以来新高。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来稳住经济基本盘,其中包括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并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此次会议亦是对国常会精神的进一步贯彻落实。

2、人社部:截至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实际运作资产逾2.6万亿元

524日,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截至一季度末,建立年金的企业数量达到12.22万家,同比增加12.09%;参与职工2925.41万人,同比增长5.27%;积累基金26304.51亿元,同比增长13.56%。建立组合数5193个,实际运作资产26063.95亿元,一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75%,其中固定收益类组合一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为0.24%、含权益类组合一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19%

简评:目前企业年金权益类资产投资规模相较于发达国家仍处于相对低位,这与我国居民风险偏好相对较低有关,但随着权益市场逐渐发展,企业年金权益类资产投资规模将不断上升,以增厚收益。组合投资可以参考美国养老金的投资模式,将FOF作为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

3、互联网平台消费贷ABS有序推进 京东两只产品正在发行

近日,京东、度小满、美团等互联网平台的消费贷ABS或在本月重启发行。其中,京东的两项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已于523日簿记,25日缴款,26日设立起息。此前,2022年春节后,沪深两地交易所对相关券商和互联网平台公司进行窗口指导,暂停了互联网公司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新增发行。

4、又有两家券商上线基金投顾业务,19家券商同台厮杀

据券商中国,近日,又有两家券商宣布正式上线基金投顾业务。526日,光大证券推出“金阳光管家”基金投顾业务品牌。就在一周前,国金证券基金投顾品牌“国金100”正式上线。截至目前,两批共计29家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券商中,正式对外展业的券商已扩容至19家。从各券商签约规模来看,公开信息显示,包括华泰证券、国联证券、国泰君安、东方证券的基金投顾签约规模相继突破百亿元。

简评:对于基金投顾业务而言,规模因素非常重要,只有建立在业务是可以持续盈利的基础上,业务才能长期有效发展。基金投顾业务需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通过精准匹配的方式,为基金投顾模式的潜客匹配到适合的组合策略;二是,根据客户大类资产配置方案的建议,引导客户科学理性的配置参与“基金投顾”的资产比例;三是,持续的做好陪伴服务,解决客户在投前、投中、投后可能遇见的各种问题。


来源:
作者: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7 1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