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第33期)
日期: 2022-05-20
每周资讯
2022年第19期
一、信托动态
1、2022年中国信托业年会召开
为推动信托业顺利转型发展,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提出当前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进行科学的信托业务分类。将信托业务划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细分。二是研究推行信托公司分类监管。初步考虑根据信托公司监管评级、资源禀赋、受托管理及风险抵御能力等的不同,对信托公司在业务范围、展业地域等方面进行差别化监管,鼓励信托公司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二、宏观形势
1、央行公布4月金融统计数据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0.65万亿,预期1.45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新增社融0.91万亿,预期2.03万亿,同比少增9468亿元;社融存量增速10.2%,前值10.6%;M2同比10.5%,预期9.9%,前值9.7%;M1同比5.1%,前值4.7%。
简评:从总量层面分析,4月信贷、社融大幅回落,均远低于预期水平,显示经济需求不足。从结构层面分析,4月信贷结构全面恶化,其中,居民短贷连续6个月少增,显示消费需求疲软;居民按揭贷款再次负增长,连续5个月同比少增,显示目前地产放松效果未显现;企业中长期贷款再度大幅少增,票据延续冲量,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差。此外,M2增速较上月抬升0.8个百分点,主因应是央行利润上缴用于财政支出。M2-M1剪刀差再度走阔,地产销售疲软是主拖累。
2、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主要经济数据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2.9%,前值5%,预期值1.1%;社零同比-11.1%,前值-3.5%,预期值-5.9%;1-4月固投累计同比6.8%,前值9.3%,预期值6.5%,其中:地产投资同比-2.7%,前值0.7%;狭义基建投资同比6.5%,前值8.5%;制造业投资同比12.2%,前值15.6%。城镇调查失业率6.1%,前值为5.8%
简评:4月经济全面走弱,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失业率持续走高。生产端增速由正转负,各行业生产均呈现放缓态势;消费超预期下跌,疫情长时间反复,“一次冲击”影响向长期影响转变;投资端分化,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不过边际放缓,房地产投资疲软,继续下行;城镇失业率持续走高,外来户籍人口就业难问题加剧。往后看,尽管疫情影响仍在,但是政策持续发力托底经济,若未来疫情未超预期发展,4月经济应为全年底部,未来经济边际修复向好。不过疫情对4月和5月产生了实实在在冲击,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难以达到5.5%水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压力十分巨大。如果坚持目标导向,亟需强有力的政策刺激经济,快速、有力地扭转经济下行预期和态势。
3、财政部发布4月财政收支情况
5月17日,财政部公布1-4月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293亿元,同比下降4.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933亿元,同比增长5.9%。
简评:4月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不仅是留抵退税政策产生影响,疫情、土地出让收入下滑也影响财政收入。综合来看,财政收支、主要经济数据及金融数据,均反映了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后续政策需要全力稳增长。
三、金融热点
1、央行、银保监会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在全国统一的贷款利率下限基础上,央行、银保监会各派出机构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辖区内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及城市政府调控要求,自主确定辖区内各城市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
简评: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因城施策,超过70多个城市已经边际松绑房地产调控政策,本次通知进一步传递维稳信号,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下调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或将产生三方面影响:一是稳定居民住房消费预期,激发新的住房消费需求;二是传递“稳房价”信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降低住房消费支出,进而提振居民扩大消费的意愿和能力。
2、5月份LPR出炉:5年期以上LPR下降15bp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5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与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4.45%,较上月水平(4.6%)下降15个基点。
3、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退市公告,A股迎来退市潮
5月17日,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退市公告,将于5月2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2022年的退市潮步入实操阶段。6家公司均为上交所上市公司,退市原因都是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被强制退市,涉及如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或连续两年期末净资产为负。
简评:随着2021年年报披露结束,A股注册制改革后的首个退市潮随之降临,“财务退”成为这一轮退市潮的主要动因。在退市新规中,修订后的财务类退市指标包括净利润加营业收入的组合指标、净资产和审计意见三大指标,上市公司触及任一指标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次年再触及,交易所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A股的退市时间将由此前的四年缩短至两年。
4、新基金“比价”压力大,基金管理费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伴随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基金管理费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近日,再有多家公募对标新基金管理费水平,降低了纯债老基金的管理费率,最低直降到0.15%的水平。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纯债老基金降低管理费率,除了提升投资业绩、让利投资者,以及满足机构投资者诉求外,纯债新基金普遍采取0.3%的管理费设置,也带来了“比价”压力,预计未来公募基金继续降低费率仍是大势所趋。
四、境外观点
1、美银:投资者现金水位来到20年新高水平
美国银行5月份的调查显示,投资者的现金水位来到200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对滞胀的恐惧升至2008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银行策略师表示,央行偏鹰被投资者视为最大的尾部风险(31%),其次是全球经济衰退(27%)。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乐观程度创下纪录低点,净72%的受访者预期经济将走弱。此外,美国银行在5月第二周调查了288名管理资产共计8720亿美元的基金经理。该银行以Michael Hartnett为首的策略师指出,现金水平从5.5%升至6.1%,创下20年高点;投资者不看好股票的程度创下自2020年5月以来之最(净13%)。
2、瑞银:A股市场有望出现更为确定的反弹机会
近期A股市场出现调整,瑞银认为部分原因与海外风险偏好有关。此轮调整基本伴随着美元指数的大幅走强。而近期的市场波动,也来自于投资者情绪的释放。 从新发基金和融资买入额度等指标来看,目前都已接近历年的低位水平,反映出市场情绪和交易热度仍然较低。 瑞银称,当前A股的估值吸引力进一步抬升,如果中国能够推出更强有力的稳增长政策,同时随着海外加息预期的见顶,A股市场有望出现更为确定的反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