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之后,量化行业生态格局将如何演变?

我们有三个标准。如果他公开交易,有流动性,并且服从模型,我们就交易它。 ——詹姆斯·西蒙斯


自2004年量化对冲私募基金进入中国以来,量化投资已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据券商估算,2021年二季度末,国内量化私募基金规模突破万亿。截至目前,“百亿级”量化私募机构已超过24家。然而,进入下半年,相当数量的量化私募却宣布封盘。

面对行业变化,如何理解量化投资逻辑?市场主要玩家如何看后市发展,如何把握中国量化行业未来趋势?投资者的配置框架中,量化产品扮演怎样的角色?参与量化投资的正确姿势又该是怎样的……

2021年12月13日19:30-20:30,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硕士,拥有13年数据挖掘经验,过去六年帮助多家TOP券商搭建量化交易平台,为众多量化私募机构/团队提供量化工具、数据、算法等解决方案,深刻了解国内量化行业,精通量化建模的百亿量化私募聚宽投资合伙人、总经理王恒鹏先生做客直播间,分享《万亿之后,量化行业生态格局将如何演变?》


一、量化投资的本质是什么?

1. 搭建模型,短期交易套利

量化投资通过构建模型,让模型持续在4000+只股票中,选出未来短期涨得更多的几百、上千只股票;目标是跑赢指数,积累超额收益。

王总表示:像天气预报的预测一样,通常基于最近几天数据,预测明天天气会更准确,量化投资通过数据模型,无法做到长期深远的洞察,更多是基于数据,预测未来短期走势。与价值投资依靠企业成长获利不同,量化赚的是短期交易套利的钱。

从投资者角度看,量化投资的确定性来自超额收益的积累,超额占据整体投资收益的大部分,而这需要时间的积累,无需关注短期的涨涨跌跌。

2. 赚交易者结构的钱

量化投资通过不同的因子,去获取不同的交易者结构带来的套利机会,赚不同对手盘的收益来源。


二、量化投资存在“不可能三角”

1. 容量有限制

量化模型持续在4000+只股票里,选出未来短期可能涨得更多的几百到上千只股票。在巨量资金同时买入,买入成本升高,而目标价格没变的情况下, Alpha收益自然变少,这就是量化策略“容量”的由来。

对于量化投资而言,规模、波动和收益之间存在“不可能三角”。策略“容量”毕竟有限,规模的快速扩张可能会导致量化投资模型失效,过于庞大的资金量甚至会引发市场动荡。因此,不要对量化有过高预期,规模越大压力越大,毕竟容量是有限的,除非行情特别配合。

2. 行业有变化


王总指出,从行业发展看,近三年量化行业资产规模已经实现10倍的增长,量化投资资金规模增长的同时,超额收益自然会降低,毕竟市场交易机会有限,资金规模变大,买入成本上升,目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超额收益就会出现下降。


三、量化投资如何应对挑战

1. 选取好策略

面对规模、收益、波动之间的“不可能三角”,量化投资单一策略必然势单力薄,为抓住更多市场机会,需要更丰富的策略,于是多策略组合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去年以来,单一策略衰减,百亿量化私募纷纷开始“全频段策略覆盖”。

2. 选取好因子

目前,市场上有的因子是赚早盘情绪的钱、有的因子是赚游资的钱、也有因子是赚私募的钱……对于量化投资而言,通常模型因子覆盖面越广,越能适应多种风格的行情变化,而多维度的预测周期则意味着多种超额收益来源。


四、量化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 团队化

去年以来,量化投资单一策略式微,百亿量化私募“全频段覆盖”则备受关注。全频段策略需要全频段人才,于是量化行业进入团队PK的时代,最近一年多,逐渐掉队的团队,要么不稳定,要么意志单薄,单兵作战的时代已经过去。

2. 寡头化

随着量化私募今年管理规模破万亿,量化行业内卷也越来越严重。从美国的经验看,中国量化行业的寡头化也将是未来必然趋势。


五、投资者如何做选择?

在市场量化私募资产规模破百亿,量化私募基金“封盘”频现的情况下,投资者最好是选择规模相对较小,策略迭代比较快的机构,要选择实力强大的头部,而非规模大的头部。

在Q&A环节,王总针对大家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特别是针对近期市场回撤,他认为是流动性缺失、风格切换、行业竞争加剧“内卷”等原因造成的。直播的最后,他表示聚宽投资将携手国投泰康信托,继续致力于在资本市场上为客户谋取稳健的收益,为客户的财富保驾护航。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7 16:47:51